中国数学简史读书笔记主要参考书数学简史卡约里著,李牧译的附录:中国数学发展史为主要线索,再加多方查证资料。补充、整理如下,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供参考,中国简史之12字: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第一部分三次高潮的观点公元前2世纪西汉开始第一次高潮公元一千年左右宋代应是第二次高潮当下时期,近200年,是第三次,与世界数学史融合,同步。
测圆海镜益古演段第三部分重要历史节点、概念。原始公社末期公元前4500年左右,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有例证。已发现有:数、几何与绘画。只要有部落,就存在数与分类的认知。知有多少人,男、女各几何?春秋时期,1.算筹算盘2.十进制,二进制,五进制3.位有进制,必有位。所谓进位4.已提出:有限和无限概念5.抽象数学思想,庄子周髀算经公元前2世纪,分数运算,勾股定理,天文测算。
1、《什么是数学》读书笔记什么是读书笔记呢。《什么是数学》常言道学而不思则罔。一次在某数学论坛闲逛,发现多人在谈论此书,而且评价都非常的高,想想又是和数学有关的,于是一时心血来潮就买了这本书,直到真正阅读此书时,这本书已经在抽屉积尘多时。读了之后才发现收获真的是太多了。《什么是数学》既是为初学者也是为专家,既是为学生也是为教师,既是为哲学家也是为工程师而写的。
书中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数学珍品,给出了数学世界的一组有趣的、深入浅出的图画,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做了精深而生动的阐述。I·斯图尔特增写了新的一章,以新的观点阐述了数学的最新进展,叙述了四色定理和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等。这些问题是在柯朗与罗宾写书的年代尚未解决,但现在已被解决了的。爱因斯坦评论说:“《什么是数学》是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的透彻清晰的阐述。
2、数学故事读书笔记故事:华罗庚童年时代很贪玩。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华罗庚纪念馆”里。小华罗庚读书却没心思,连小学的毕业证书都没拿到。因此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罗呆子”。母亲只好拉他跪在菩萨像跟前,向菩萨“求智慧”。菩萨当然不会给他智慧,那么,他是如何成为一位数学大师的呢?一次,老师把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
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不懈地多次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有道理,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的概念。
3、5年级数学预习的读书笔记格式怎么写一、读书笔记标题二、下面写书名、作者、全书字数、出版社等资料以及你的阅读日期。(假期布置的是读一本传记)三、介绍一下整本书,比如是传主的人生,或者作者写这本书的特色,可参看目录、序言或简介等资料。四、重点写你看过的内容,做些摘录,写写感受,(最吸引你的地方详写)补充: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